会员登录|免费注册|忘记密码|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||保存桌面|手机浏览|联系方式|购物车
【企业会员】第1年

贵州汉台酒业有限公司  
加关注0

贵州重酒,赖茅白酒,茅台红酒,啤酒

搜索
新闻分类
联系方式


请先 登录注册 后查看


荣誉资质
友情链接
  • 暂无链接
站内搜索
 
首页 > 新闻 > 仁怀:“中国酒都”白酒产业发展态势近观
新闻
仁怀:“中国酒都”白酒产业发展态势近观
2012-03-14IP属地 火星309
   仁怀:“中国酒都”白酒产业发展态势近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仁怀  酱香酒业快速壮大 
——“中国酒都”白酒产业发展态势近观 
  带着“贵州白酒产业如何快速做大做强”的疑问,记者在酒都仁怀市就“酱香引领”、“扩大产能”等问题,进行了为期4天的深入采访调研,深切感受到仁怀市酱香白酒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壮大,并从中看到了贵州白酒产业的新希望。
  酱香引领 酱香型白酒成为发展主流 
  前些年,酱香型白酒市场在全国的消费市场中所占比例甚微,2005年占整个白酒消费市场份额仅5%。但是,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改变。
  国酒茅台对酱香白酒市场的数年坚守,成就了对酱香白酒市场的绝对领导地位,同时也把酱香白酒在消费市场中的占比从1%提升到2005年的5%,再升到2010年的10%。更为重要的是,近几年茅台酒市场价位的一路狂奔,把酱香型白酒的健康价值、储藏价值、鉴赏价值在全国消费者眼前凸显,进一步刺激了酱香型白酒的发展。
  在酒都仁怀,记者深切感受到了这种强烈的发展势头。
  首先,在仁怀名酒工业园区的荣昌坝生产区,这是白酒项目最为集中的扩能发展主战场。记者在这里看到,多个项目同时施工,场面十分热烈壮观,陪同采访的园区办公室的赵儒亮告诉记者,这个片区的项目除茅台集团的301车间白酒生产基地技改项目外,还有9个项目分属汉台酒业、君丰酒业、夜郎古酒厂、东方国宾酒业、国服酒业、金茅古酒厂、大唐酒业、天长帝酒厂、怀庄酒业,而且全部是酱香型白酒项目。
  另据了解,茅台集团旗下习酒公司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5.85亿元,据公司领导钟方达介绍,目前公司产品是浓香型和酱香型各占一半,今后的主攻方向也是酱香型白酒。
  记者观察 
  企业对市场最敏感,仁怀众多白酒企业以极大热情和大量投资快速发展酱香型白酒,足以印证以茅台为旗帜的酱香型白酒正迅速崛起,印证大健康时代酱香型白酒的健康价值、储藏价值、鉴赏价值等正为全国消费者所接受,从而印证贵州白酒产业以“酱”为主的方向必须坚持,这是实现贵州白酒产业立足市场、跨越发展的主攻方向。
  产能激增 为80万千升目标夯实基础 
  2011年1月至11月,我省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达到21.6万千升,预计全年可达23万千升。但是,就在这一年制定的“十二五”期间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目标是:到2015年,贵州白酒产量确保80万千升,力争100万千升,白酒工业总产值确保1300亿元。
  如此宏伟的目标,如此巨大的增幅,不免让人对目标是否能实现产生疑问。在仁怀采访期间,记者走访了各类酒企,到处是技改扩能的施工场景,到处是谈发展谋跨越的热切议论,这些场景感染了记者,让我们看到了实现宏伟目标的希望。
  记者还了解到,目前整个仁怀市投资酒业的热情异常高涨,从市内看,地方各个白酒企业纷纷投资扩能,民间资金大量涌向白酒产业,甚至许多机关干部也将资金投入白酒企业。另一方面,外来投资也很踊跃,仁怀名酒工业园区是苦于没有更多土地,还有许多想来的企业无法落地,另据了解,著名企业“联想投资”、“海航集团”等资本也正在进入仁怀酒业。
  记者观察 
  从23万千升到80万千升,看似一个巨大的鸿沟。但是,当有了正确的发展方向,当有了广阔的市场前景,当有了充足资本进入,什么奇迹都是可能发生的。
  当前,仁怀市在茅台集团酱香酒业巨大旗帜的引领下,在省委、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,正进入白酒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机。仁怀的同志告诉记者,他们正在全力实施“一看三打造战略”,对仁怀酒业发展前景充满希望。同时他们也认为,如果上级能在土地、搬迁等方面给予更宽松政策,将会使全市酒业发展更好更快。仁怀酒业比重约占全省80%,仁怀白酒产业腾飞,正是全省白酒产业腾飞的基础。
  背景“一看三打造”和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目标 
  2011年6月,在全省白酒产业发展大会上,省委、省政府明确提出“贵州白酒”未来发展目标,即把“茅台酒”打造成“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”、把“茅台镇”打造成“中国国酒之心”、把“仁怀市”打造成“中国国酒文化之都”,努力做到“未来十年,中国白酒看贵州”。归结为:“贵州白酒一看三打造”战略。
  同时,省委、省政府还确定了“十二五”期间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目标:到2015年贵州白酒产量确保80万千升、力争100万千升,占全国白酒市场的份额10%左右,白酒工业总产值确保1300亿元,力争1500亿元;培育一批名优品牌,新增6个至10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一批著名商标。到2020年,贵州白酒占全国白酒市场的份额争取达到20%。